立即联络专家
立即联络专家

宏利人寿保险(国际)有限公司注册地由百慕达迁册至香港的通知
我们很高兴分享有关宏利人寿保险(国际)有限公司(「宏利」)令人兴奋的发展。经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自2025年11月起,宏利将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引入的公司迁册制度,正式从百慕达迁册至香港。这项策略决策反映了我们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坚定信心,也彰显了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更好服务的承诺。

 

对于您作为保单持有人而言:

· 您的保单和保障将保持完全不变。所有现有安排,包括您保单的条款与细则以及合约权利,均不受影响。

· 我们将在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的监督下继续运营,保持高标准的服务。

· 随着我们在香港的业务加强,您可以期待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多创新的保险解决方案。

 

我们感谢您对宏利的信任,并会继续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与保障。若您对本通知有任何争议,请注意您需在自本通知发出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方式通知我们。有关这项变更的详情,请随时联络您的保险顾问,致电我们的客户服务热线(852) 2108 1333(香港) 或(852) 2108 1188(香港), 浏览我们的网站 manulife.com.hk,或发送电邮至 re-domiciliation@manulife.com。如需进一步资料,请参阅我们的常见问题解答。

 

感謝您對宏利的一如既往的信任。

2025年6月6日

查看更多

保安提示:
对涉嫌与宏利有关的可疑电话、电邮、网站、应用程式和即时电子讯息内的超连结等请保持警惕。

慎防虚假短讯!本公司仅会使用以#Manulife开头的「已登记短讯发送人名称」向香港手机号码用户发送短讯。
若收到任何冒充本公司的可疑短讯或连结,请勿回覆、点击或开启短讯中的任何连结。请按此了解更多。

宏利及其代理人不会进行任何有关宏利强积金产品的自来推销电话。
有关来历不明的强积金电话销售,请按此。此外,宏利及其代理人均不会邀请客户或声称能够协助客户提取强积金账户的累算权益。若收到任何人士假冒“宏利”的可疑电话,声称能够协助提取强积金账户的累算权益,请勿向可疑人士提供任何个人资料及/或强积金账户资料。

提防骗案!切勿经声称由本机构发出的可疑讯息中附有的超连结,提供客户的银行、信用卡、投资、保险及强积金帐户或其他重要个人资料!

请妥善保管您在宏利客户平台的帐户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来保护您的个人私隐。宏利绝不会致电或发送任何短信/电子邮件询问您的宏利客户平台帐户密码。对涉嫌与宏利有关的可疑电话、电邮、网站、应用程式和即时电子讯息内的超连结等请保持警惕。如果您接到任何声称来自宏利的电话,请验证来电者的身份(例如代理人全名及其保险/强积金中介人牌照号码或宏利客户服务主任全名)。如果来电者拒绝透露此等信息,便应终止对话。此外,如果您发现您于宏利的帐户中有任何可疑的交易活动,或者发现任何在您名下但并非由您开设的帐户,请立即通知我们。如有疑问,请致电(852)2108 1188(香港)/(853)8398 0383(澳门)或电邮至 service_hk@manulife.com (香港及澳门)寻求协助。
 

查看更多

宏利人寿保险(国际)有限公司注册地由百慕达迁册至香港的通知
我们很高兴分享有关宏利人寿保险(国际)有限公司(「宏利」)令人兴奋的发展。经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自2025年11月起,宏利将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引入的公司迁册制度,正式从百慕达迁册至香港。这项策略决策反映了我们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坚定信心,也彰显了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更好服务的承诺。

 

对于您作为保单持有人而言:

· 您的保单和保障将保持完全不变。所有现有安排,包括您保单的条款与细则以及合约权利,均不受影响。

· 我们将在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的监督下继续运营,保持高标准的服务。

· 随着我们在香港的业务加强,您可以期待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多创新的保险解决方案。

 

我们感谢您对宏利的信任,并会继续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与保障。若您对本通知有任何争议,请注意您需在自本通知发出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方式通知我们。有关这项变更的详情,请随时联络您的保险顾问,致电我们的客户服务热线(852) 2108 1333(香港) 或(852) 2108 1188(香港), 浏览我们的网站 manulife.com.hk,或发送电邮至 re-domiciliation@manulife.com。如需进一步资料,请参阅我们的常见问题解答。

 

感謝您對宏利的一如既往的信任。

2025年6月6日

查看更多

保安提示:
对涉嫌与宏利有关的可疑电话、电邮、网站、应用程式和即时电子讯息内的超连结等请保持警惕。

慎防虚假短讯!本公司仅会使用以#Manulife开头的「已登记短讯发送人名称」向香港手机号码用户发送短讯。
若收到任何冒充本公司的可疑短讯或连结,请勿回覆、点击或开启短讯中的任何连结。请按此了解更多。

宏利及其代理人不会进行任何有关宏利强积金产品的自来推销电话。
有关来历不明的强积金电话销售,请按此。此外,宏利及其代理人均不会邀请客户或声称能够协助客户提取强积金账户的累算权益。若收到任何人士假冒“宏利”的可疑电话,声称能够协助提取强积金账户的累算权益,请勿向可疑人士提供任何个人资料及/或强积金账户资料。

提防骗案!切勿经声称由本机构发出的可疑讯息中附有的超连结,提供客户的银行、信用卡、投资、保险及强积金帐户或其他重要个人资料!

请妥善保管您在宏利客户平台的帐户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来保护您的个人私隐。宏利绝不会致电或发送任何短信/电子邮件询问您的宏利客户平台帐户密码。对涉嫌与宏利有关的可疑电话、电邮、网站、应用程式和即时电子讯息内的超连结等请保持警惕。如果您接到任何声称来自宏利的电话,请验证来电者的身份(例如代理人全名及其保险/强积金中介人牌照号码或宏利客户服务主任全名)。如果来电者拒绝透露此等信息,便应终止对话。此外,如果您发现您于宏利的帐户中有任何可疑的交易活动,或者发现任何在您名下但并非由您开设的帐户,请立即通知我们。如有疑问,请致电(852)2108 1188(香港)/(853)8398 0383(澳门)或电邮至 service_hk@manulife.com (香港及澳门)寻求协助。
 

查看更多
跳到主要内容 跳到通知内容
返回

宏利亚洲健康调查2025

怎样才算是真正活得精彩?
究竟是用走过的年月来计算,还是用那些岁月中精致的时刻来定义?

随着世界不断演变,我们对长寿的理解亦需与时并进。对许多香港市民而言,长寿不单是活得长久和健康,更在于如何兼顾健康与财富,透过合适的财务方案,实现更优质的生活。

多年来,宏利持续进行《宏利亚洲康健调查》,深入了解亚洲各地市民的身心及财务健康,揭示其需求、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转变。最新的2025年度调查涵盖多个亚洲市场,包括访问了1,000位香港受访者,进一步探讨长寿的真正含义,并了解人们如何赋予「活得长,更要活得好」崭新的定义。

调查显示,香港市民普遍对理想生活有清晰的想法,然而实际行为与信念之间仍存在明显落差。本研究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助市民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迈向更理想的人生。

调查结果一:观念转变

那么,「健康」到底是甚麽意思?

市民正重新定义「健康」的意义,不再单纯追求完全无病痛,而是着重于维持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专注于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物。根据调查,77.3%跨越各年龄层的香港受访者认为患病是自然老化的必经阶段。对他们而言,健康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拥抱生活、享受人生,而非被健康问题所束缚。

调查结果二:黄金岁月中的首要愿望

《宏利亚洲康健调查》2025显示,传统目标如延长寿命,并不再是多数人的首要考量。

这些新兴观念反映出,人们对晚年生活的理解更加全面,不再仅看寿命长短,也重视能否活得有自由、有尊严、有目标。换言之,想要在黄金岁月活得精彩、活得快乐,关键在于维持身心健康,并拥有充足的保障。

长寿的三大范畴

根据《宏利亚洲康健调查2025》,长寿涵盖三个层面:身体、心理和财务。当这三大范畴能够同步提升,优质人生才能随着长寿而实现。

在深入探讨这三大范畴之前,先来看看它们各自值得关注的调查重点:

身体健康:

受访者预期健康问题平均会在67岁开始出现,但其实早在39岁就可能已出现征兆。

心理健康:

77%受访者认同心理健康对长寿有深远影响。

财务健康:

70%受访者认为良好的财务状况是实现长寿与优质生活的关键因素。

这三大范畴紧密相连,各自发挥重要作用,塑造人们晚年的生活品质。以下部分将全面剖析各范畴的挑战与启示,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协助个人以至机构实现长寿与精彩人生的愿景。

physical-span

不少受访者认为,严重健康问题通常在67岁左右才会出现。 然而,有些人表示他们早在39岁就已开始察觉到身体机能衰退的最初迹象。 这近30年的期望与现实落差,并非统计误差,而是必需正视的警示。 唯有及早察觉并积极应对身体变化,才能长远维系健康。

许多人已积极行动,以维持良好健康状态,并将重点放在一些常见的健康习惯上,例如保持理想体重、不吸烟,以及保持充足水分摄取。这些行为反映出大众对预防保健有基本认知,超过三成受访者更视之为生活中的优先事项之一。

然而,对于那些不易察觉、却同等重要的健康指标,市民的监测力度显得不足,形成一项不可忽视的落差。

这种对比突显出,人们往往倾向优先关注明显或广为人知的健康习惯,却忽略了身体所发出的细微信号。

要弥补这项落差,关键不在于追随流行,而是回到根本,关注那些真正影响长远健康与活力的核心因素。

宏利观点:一切从行动开始

宏利观察到的趋势清楚表明,健康与福祉的定义正经历重塑。目前的焦点正从对抗疾病,转向追求自主、快乐和富意义的人生。这不仅反映了心态上的转变,也揭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主动监测与维护健康方面的不足,而这些不足最终或会影响市民理想的生活质量。

年老與疾病是自然現象,但不一定是你人生的主宰。以下是你可以掌握主導權的方法:

  1. 任何人生阶段,都能开始守护未来健康
    专家估计,遗传因素只占寿命差异约25%,其余大多数取决于我们如何管理身心健康。没有「完美的开始时机」,任何时候都是最佳时机!越早行动,越能带来积极影响1。别再拖延,从今天起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吧!
  2. 身心平衡,健康优先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二者需平衡兼顾。提升生活质量必须采取整合性的策略,全面关注身心两方面的需求。
  3. 关注健康,无分年龄
    无论年龄大小,身心健康都应持续受到重视。研究显示,三、四十岁的健康状况对六、七十岁的生活品质有深远影响2。及早行动,效果更为显著。
  4. 预防胜于治疗,全面监测健康
    透过多元健康指标监测自身状态,包括那些不易察觉的微妙信号。忽视心率、睡眠质素或活动能力等关键指标,可能让小问题逐渐演变成严重疾病。

physical-span

心理健康已不再是次要考虑

而是健康晚年的重要基石,77%的受访者认同心理健康对长寿有重大影响。

心理健康不仅由情绪所影响

还会受到我们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及环境的影响。

心理健康不仅由情绪所影响,还会受到我们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及环境的影响。

随着年轻一代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日益提高,社会对及早推动相关支持的诉求亦愈见强烈。从青少年阶段开始培养情绪韧力,并为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提供方便可及的资源,有助将心理健康管理由被动治疗转化为主动预防。行动愈早,愈能为终生的心理健康奠定稳固基础。
 

尽管有54%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是难以预防,但当中不乏重要契机:只要配备合适的工具,教育与资源,并及早介入,心理健康其实可以在各个人生阶段被有效守护,甚至加以强化。

这些调查发现揭示了一项越来越被广泛认同的事实:心理韧力与身体健康同样是追求长寿的重要基石。

宏利观点:一切从行动开始

显然,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再仅次于身体健康,而是实现健康晚年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人们愈来愈重视生活质素而非只是长寿,心理健康已成为决定我们如何老去、如何生活、以及能否持续活得精彩的重要关键。

  1. 心理健康影响未来,而不止是当下
    大多数人已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当下的压力管理,更关乎长远的寿命与生活质素。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建立情绪韧力、迈向更健康未来的基础。
  2. 心理健康交织于人生每一面向
    心理健康并非单一由情绪所构成,家庭关系、财务稳定、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其同样密不可分。情绪、社交、财务三者的平衡,才能塑造真正稳健的心理健康。
  3. 预防,始于认知与及早行动
    越来越多年轻人认为抑郁症是最难预防的疾病之一。这种认知反映出社会对心理健康议题的关注日益加深,并与大众对早期心理支持价值的重视趋势一致。及早行动,从而有效守护一生的心理健康。
  4. 心理问题其实可以预防——关键在于是否掌握合适的工具
    虽然不足一半的受访者相信心理健康问题能够预防,但关键在于透过教育、及早介入,以及提供可及的支持,就能长远守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physical-span

随着寿命延长,财务安全对个人福祉的重要性将在关键时刻愈加明显。

财务健康不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更赋予人们自主选择的能力,令他们在人生中保持健康、快乐与独立。

大部分人认为,财务健康对生活有以下多方面的影响:

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是所有人最为关注的退休议题

许多受访者表示,为了支持理想退休生活方式,他们最重视退休金计划供应商能够提供以下服务:

然而,认知不等于行动

尽管许多人认识到财务健康的重要性,但52%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可能缺乏足够的退休储备。而观察香港消费者的流动资产(不包括物业)分布可见,现金、储蓄及定期存款合共占总资产的45%亦只有30%的受访者选择分散投资为首要目标。

多数人仍然抱持着「现金为王」的观念来准备退休生活

55%的受访者认为现金及定期存款是他们目前退休储备最重要的部分,其次是退休金计划,再其次为物业。

这种偏好低风险资产的取向,固然体现审慎态度,但亦可能阻碍其在退休规划中累积可持续财富的能力,同时未能有效对冲通胀风险。

虽然物业依然被视为退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重要性已明显下降。

这种转变反映出,人们在退休规划中已不再单一依赖传统置业,而是开始重视其他价值与资产配置。

宏利调查揭示提升退休信心的关键因素:专业的财务建议

这种强烈的信心差异引证了专业建议在建立稳健未来中的价值。

宏利观点:心动?不如积极行动

《宏利亚洲康健调查》显示,财务健康与整体生活质素之间有密切关联,尤其是在退休阶段。虽然大多数人已意识到财务健康的重要性,但实际准备仍存在明显落差,许多人仍对自己在晚年能否维持基本生活感到不安。因此,积极规划与明智决策就变得尤为关键。

要在退休后享有更好的生活质素,应从今天开始采取实际的行动。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按自己需要分散投资组合:
    单靠现金可能并不是对每个人最有效的策略。你可以考虑跳出「现金为王」的思维,通过资产多元化,更灵活地支持退休目标。
  2. 建立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你可以考虑探索其他能带来稳定收入来源,同时符合你长远退休目标的多元化金融或投资产品。
  3. 寻求专业财务意见:
    与具备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的理财顾问合作,制定个性化财务策略,提升您的财务准备。宏利香港凭借专业的财务方案与顾问团队,正帮助许多客户实现财务保障与退休目标。
  4. 根据人生阶段灵活调整策略:(以下涵盖三个主要人生阶段,请根据自身需要和目标作出调整。)

及早开始投资,以充分发挥资产增长潜力。投资组合应考虑纳入具较高增值潜力的资产,确保与长期退休目标相符。

着重平衡增长与稳定性。建议投资组合包括可产生稳定收入及具增长潜力的资产,以兼顾短期责任与长期退休目标。同时,定期检视财务计划,以配合人生阶段、健康及人生目标的变化。

以建立整个退休期的财务韧力为目标。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退休不再是投资旅程的终点。 持续投资有助维持财务独立、抵御通胀,并应对医疗或突发开支。 此阶段宜专注于提供稳定收入且保本的策略,为未来打造稳固基础。

想了解更多我们的保障方案?

注:

本《宏利亚洲康健调查》于2025年1月至2月进行,涵盖9个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日本、新加坡、越南、印尼、菲律宾及马来西亚,共收集超过9,000名25岁或以上(包括60岁以上)受访者的意见。

亚洲专属数据版本请浏览:https://www.manulife.com/en/news/Asia-Care-Survey-2025.html

免责声明:中文版本为英文原文之翻译,仅供参考。如中英文版本存在任何不一致或歧义,应以英文版本为准。

本文刊载的资料及信息只供参考,以上内容并不代表宏利的财务分析、建议与立场。 宏利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意见。

资料来源:

1.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June 2024. Longevity: Lifestyle strategies for living a healthy, long life

2. Medical News Today, July 2025. Longevity: 8 habits can add 24 years to lifespan, new study finds ; Verywell Health, January 2024. Longevity To-Do List for Your 30s